回首頁聯絡我們加入最愛
帳號:
密碼:
 
忘記密碼 加入會員
 
 
 
您的位置:首頁 > 專題報導 > 顧問專欄
問專欄 Consultant column
 
創新就不會有抄襲
台灣亞太產業分析專業協進會 院士 林建甫 
中信金融管理學院講座教授、台大經濟系名譽教授

 以前的選舉,常常有候選人被指責學歷有問題,鬧得沸沸揚揚。最近則轉向論文的抄襲成為選舉的攻防重點。 

對於大學生,或是第一次寫論文就要寫碩士論文的人,沒有經過太多的練習創作,自然很容易墜入抄襲的陷阱,尤其是很多人認為:天下文章一大抄。好像大家論點都差不多,那就使用電腦的複製、貼上,湊足篇幅,交差了事,這當然是不對的。

首先,很多文章看起來差不多。那可能是浮光掠影,細讀之下,發現不是那回事,魔鬼就是藏在細節裡。因此不抄襲的基本功就是要讀懂,然後可以用自己的話講出來,寫出來。這樣就不會跟別人的雷同。不過學術圈還是有規矩的,為了要精準,可以適度地引用別人的文章,但要註明出處。以下我倒是要從批評、創新的角度來談論文,那就更不會有抄襲的問題。

我們都知道讀書的基本目的,在獲得知識。我們從小面對考試,就是在檢定你學會了沒有,讀懂就會答題。因此考試就是學生把教科書的內容,搬到答案卷上面,就會有高分。但這樣子的過程,某種程度就是培養抄襲。因此要教育學生,考試不是很好的檢定方法。在西方有些學校不注重考試,一定要學生交報告。用報告打分數,就是要更進一步檢定學生的學習成果是否能吸收、反芻、批評與創新。 

真正完整的學習,不但要了解獲得知識,更重要的在吸收後,在腦中能夠反芻,與自己的原來知識系統結合,產生批評及修正,進而創造新知識,也就是達到創新的功效。 

其實,論文寫作,如果是研究新的現象,用新的方法,用新的資料,只要寫出來,就可以保證是新的論文,就不會有抄襲的問題。而且寫學術論文,不用太多花俏的形容詞,而是要說明白、講清楚,有架構,邏輯通,千萬不要自我矛盾。 

寫論文的根本是寫研究結果。所以做研究的一個基本精神就是做新鮮的研究、新的實驗、新的議題、新的資料、新的方法A不要炒冷飯。不要去做老掉牙的題目,一來那些已經很多人做過,不容易有新的論點,二來做新的,遍地是黃金,俯拾即是。另外一個角度就是研究題目要小,不要太大,小則容易聚焦,針點就容易有突破;研究問題太大,容易發散掉,也不好收斂。 

準此,評鑑一篇論文的好壞,重點就是創新。從學生的期中、期末報告、碩士論文、博士論文,教授的升等論文,到學術期刊的刊登與否都是相同的標準-有沒有創新?

當然創新的等級可以不同,學科的不同評斷標準也會不同。對理論學者而言,可能是一個理論的突破,大到解決幾百年來沒有人解決的問題,小到一個方程式的證明。對應用科學來說,可能是一項專利,可能是一項應用。不同領域的評斷標準,就是在專業領域的期刊上面能不能夠刊登。

國內財經界的大老李正福教授曾經開玩笑的說:「學術貢獻,可以用體積來衡量」。例如判斷一個博士生是否學術養成到可以畢業的階段,就是看博士論文的體積。如果他研究是很深的題目或是用很深的方法,則面就不用太廣,體積夠了,就可以畢業。反之,如果他研究不是什麼難的問題,那麼涵蓋面要夠廣,有了一樣的體積,他就會安排口試,讓他走人。所以學術貢獻還是可以用量化來衡量。 

其實以娛樂事業來說,創新也很重要,要能夠獲得觀眾的青睞,絕對要考慮觀眾的喜新厭舊,題材、劇情要夠新穎,演技要高超A沒有創新就沒有新的票房,就沒有新的業績。 

另外社會上尋找優秀人才的考量,也是相同。一個好的人才就是要能夠解決問題,內閣官員要能夠解決民生問題,為施政滿意度加分;公司職員,要能夠解決公司的問題,增加業績。解決問題,如果是舊的問題,有舊資料可以參考,可能一下就被解決,就不是問題。但如果是新問題,可能漫無頭緒,但優秀的人才就是能夠創新,找到痛點,形成貢獻。 

所以教育是要培養學生創新的能力,抄襲論文得到學位,都沒有學到位,都不應該畢業,學位都應該收回。如果因此任公職,那是詐騙,不當得利,所拿到的報酬都應該繳回公庫。一個進步的社會,我們應該要有這些基本的法治觀念。

我要收藏 TOP 回列表頁
 
 
顧問專欄人工智慧帶來的商機與隱憂
台灣亞太產業分析專業協進會資深產業顧問杜紫宸中華大學通識中心兼任講座教授自從2022年底ChatGPT炫麗上市,輝達(N...more
分析師專欄極適合戶外用途的超級材料:芳香族聚醯胺纖維Kevlar
顧問專欄一葉知秋…當蘋果不再造車
台灣亞太產業分析專業協進會院士單驥國立中央大學終身榮譽教授在蘋果公司一夕間宣布終止其投資數十億美元、長達十年的電動車造車...more
 
 
 
 
 
版權所有 © 2012 台灣亞太產業分析專業協進會
尊重智慧財產權 請勿任意轉載網站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