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首頁聯絡我們加入最愛
帳號:
密碼:
 
忘記密碼 加入會員
 
 
 
您的位置:首頁 > 專題報導 > 顧問專欄
問專欄 Consultant column
 
《名家觀點》維持經濟成長 先打內需強心針
台灣亞太產業分析專業協進會  院士   王健全
中華經濟研究院副院長 
 

隨著各國的解封,3C產品需求下滑,導致庫存攀升,加上通膨、升息致經濟下滑,引發的全球經濟疲弱,也使得消費、貿易下滑,對台灣的新增訂單帶來不利的影響。在庫存大增、新增訂單不明的情況下,台灣經濟在2022年下半年也面臨景氣的轉折。展望2023年,在基期墊高及全球經濟下滑的情況下,台灣的出口也呈現低迷。

  根據中經院推估,台灣2023年的經濟成長率為2.72%,商品與服務的輸出下降為2.93%,相較於2021的17.27%,2022年的4.06%遜色不少。在出口景氣不佳下,欲維持成長只能大力仰賴內需,包括民間消費與投資。

  不過,投資受到出口的影響,必須憑藉政府反景氣循環的工具,才能刺激民間投資。在民間消費方面,隨著疫情趨緩、規範解封下,住宿、餐飲、觀光及零售業景氣也跟著回升。但除了零售業之外,其他三個服務業的規模都不大,加上國境解封,出國觀光可能會衝擊國民旅遊,能否撐起經濟的景氣,仍需政府政策的加持。

  在刺激內需上,通過購物節的規劃,北客南引(透過一些配套、獎勵,引導北部的客人到南部過夜、消費)、南客北引、跨年氣氛的營造,都值得嘗試。尤其是跨年的活動,在北部只有依賴101大樓的煙火,但周邊大樓及相關百貨公司、餐飲業的配合仍有加強空間,如果也能配合打造氣氛,營造一個不夜城,塑造購物節慶的氣氛,將可創造更多的消費效果。

  至於在長期上,如何透過服務業的鬆鄉、產業化,將新台幣10兆元以上的超額儲蓄,30兆元以上的保險資金,適度導入國際醫療、都市更新、雙語教育、理財服務、長期照護等領域,資金導入後,可以營造嶄新商業模式,吸引青年、高階人力投入,創造更多的商機。

  以長期照護為例,現在台灣的長照機構規模都很小,對人力的需求只有一些護士、低階的照護人力。如能導入保險資金擴大規模,營造更好的商業模式,將可創造醫藥、養生、醫材輔具、理財、陪伴、觀光旅遊的商機,不但可以促進投資、擴大內需,也可以打造年輕人高階的就業機會。這方面有賴衛福部、內政部的法規鬆綁及配合經濟部等的產業發展規劃。

  法規鬆綁一般認為是相對低廉成本的政策工具,但是目前服務業主管部會多數是規範的思維,恐怕需要行政院為其訂定一定比例(如10%)的產業化績效指標(KPI)才能真正落實。

  在刺激投資方面,除了政府帶頭投資之外,公營事業相關的投資,也是政府可以著力的地方。

  另一方面,投資抵減、五年免稅,都有反景氣循環的功能,加上最近的淨零排放、數位轉型蔚為趨勢,並攸關台灣未來升級轉型的走向,以及台灣面臨少子化、缺工問題嚴重,因此,針對淨零排放、數位轉型、自動化機器人的投資,予以抵減營利事業所得稅,可以帶動投資熱潮、擴大內需,又有協助產業升級轉型的功能,但必須有落日條款,如考慮以三、五年為限。

  此外,台灣最近飽受地緣政治的困擾,對半導體相關產業衝擊很大。政府有必要成立大基金,協助半導體加強縱深,往上游原料、下游設備投資。同時,加強半導體技術和其他傳統產業的鏈結、橫向擴散;再者,強化半導體的市場應用,如用於光通訊、矽光子、汽車電子化、風力發電。此外,加強相關的基礎建設如人才的延攬、培訓、產學合作、第三代、第四代半導體的基礎研究等。

  綜言之,政府透過擴大內需的長、短期政策規劃,以及刺激民間投資的相關配套,才能緩和出口下滑的困境,並維繫台灣經濟成長於不墜。 
我要收藏 TOP 回列表頁
 
 
顧問專欄觀念平台-美中經濟脫鉤 是現在進行式
台灣亞太產業分析專業協進會院士單驥國立中央大學終身榮譽教授當美國拒絕一切中國優勢科技產品進入美國市場,而中國也自主地發展...more
顧問專欄櫻花國度的困境行
台灣亞太產業分析專業協進會院士楊雅惠臺大財務金融系兼任教授櫻花國度日本,曾多年擁有經濟輝煌歷史,自1968年開始,其GD...more
分析師專欄基於光保真度Li-Fi之XR應用發展
 
 
 
 
 
版權所有 © 2012 台灣亞太產業分析專業協進會
尊重智慧財產權 請勿任意轉載網站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