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首頁聯絡我們加入最愛
帳號:
密碼:
 
忘記密碼 加入會員
 
 
 
您的位置:首頁 > 專題報導 > 顧問專欄
問專欄 Consultant column
 
台商拚南向 揪團打群架
台灣亞太產業分析專業協進會 院士/理事長    蘇孟宗  

工業技術研究院產業經濟與趨勢研究中心(IEK)主任

政府力推「新南向」,希望改變過去以東協及南亞為出口代工基地的型態,擴大與夥伴國產業供應鏈整合、內需市場連結及基礎建設工程合作,建立新經貿夥伴關係。

台灣最具世界競爭力的應屬ICT產業,若能透過創新智能系統,推動智慧城市等相關創新應用服務,與「新南向」當地政府發展技術合作關係,包括技術研發、種子人員培訓、場域驗證等計畫,既可深入瞭解目標國未來建設規劃及當地需求,協助其進行未來規劃,也可藉由技術合作,協助台灣業者發展適地化系統技術與服務。

台灣轉向新南向國家,從人口紅利、市場規模來看,均是利多。不像台灣及日本,都已邁入高齡少子化的社會,東南亞、印度等國家都還在人口成長階段。由於大多是新興國家,經濟正在起飛,例如:印度GDP每年成長都超過7%,其他國家也都有4~5%,在經濟面成長度是無庸置疑的。

其次,新南向國家包含馬來西亞、新加坡、甚至泰國,都有許多華僑或移民,不論是中文、潮洲話、閩南話都可以溝通,有「人不親土親」的親切感。台灣社會也有文化多樣性的特點,日本、歐、美及中國文化並存,也與新南向國家環境類似,過往在產業對接時,他們對台商的印象都很不錯。

然而,新南向國家結構的多元化對台灣也是挑戰。新加坡有印度文、中文、馬來語及英語等多國語言融合,相較之下,台商要跨到這種多國語言的國家,在這方面的能力需要強化。台灣要打新南向市場,需要有人才,有些國家要求在當地生產,就必須在當地具備團隊、幹部及基層員工。但真能結合當地產業,在拓展市場上會事半功倍。

除了延攬海外人才,在長期人才培育上,台灣可效法韓國及中國大陸。據統計,韓國是近年來中國大陸最大留學生來源,因為韓國政府預測中國大陸市場逐漸興起,選拔並鼓勵學生至中國大陸就讀;而在韓國,最大宗的留學生來源也是中國大陸。藉由雙邊人才交流建立國際人才庫的做法值得台灣借鏡。

以前,台灣的產業思維是「先練兵再輸出海外」,然而現今新經濟模式來得太快,許多產業模式不會局限在一個國家裡,而是跨國蒐集及串聯數據與經驗。舉例來說,Uber成功的關鍵,絕不是單針對美國而設計這套系統,而是跨國、針對很多不同類型的使用行為,不斷改進而成。

有時候單一企業去敲對方企業或政府的門,可能不是那麼容易。台灣研發法人過去大多將前瞻技術透過研發、技轉和新創方式幫助國內產業,未來法人可以扮演與目標國政府技術合作的平台,聯合國內產學研界共組智能創新系統與服務,一起開拓國際市場。

舉例來說,我們累積很多新能源技術,受限國內環境及現行法令無法施行,然而這些技術卻可以解決新南向國家某些在地問題。過去兩年,工研院針對菲律賓離島柴油運輸困難以致柴油發電成本高,協助規劃結合太陽能、風能和儲能,提供離島電力供應的微電網建置計畫,目前已進入試點計畫籌備,將聯合業者一起投資建置再生能源微電網發電系統,未來甚至還可以一起出口到其他國家。

在新南向,最終要達成互利雙贏。應善用台灣產業及技術優勢,並且審時度勢、發掘在地需求,偕同當地領導廠商在當地市場布建試驗系統、甚至一起前進國際市場,結合眾人之力去打國際盃,方能全方位發展。


我要收藏 TOP 回列表頁
 
 
分析師專欄2023年細胞及基因治療產業回顧
分析師專欄國際食品不浪費政策及食品產業因應對策
顧問專欄人工智慧帶來的商機與隱憂
台灣亞太產業分析專業協進會資深產業顧問杜紫宸中華大學通識中心兼任講座教授自從2022年底ChatGPT炫麗上市,輝達(N...more
 
 
 
 
 
版權所有 © 2012 台灣亞太產業分析專業協進會
尊重智慧財產權 請勿任意轉載網站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