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首頁聯絡我們加入最愛
帳號:
密碼:
 
忘記密碼 加入會員
 
 
 
您的位置:首頁 > 專題報導 > 顧問專欄
問專欄 Consultant column
 
〈透視鏡〉從十二五規劃 看大陸經濟轉型
理事長 詹文男
台灣亞太產業分析專業協進會(APIAA)
資策會產業情報研究所所長

最近關注大陸產業及市場發展的人士多聚焦於其「十二五規劃」,並試圖分析其內涵,希望能夠提早正確解讀,以獲取商機。但究竟什麼是「十二五」,對台灣產業有何意義,以下進一步分析。

觀察全球各國,大部分國家都有其短、中長期的發展計畫,中國也不例外。從1953年開始,大陸政府即以五年為一個階段,來做其國家的中短期規劃。第一個五年計畫,簡稱為「一五」,然後以此類推。「十二五」規劃的全稱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二個五年規劃綱要」,時程為2011年至2015年。

十二五規劃的過程包括前期的調查研究、編制起草、論證銜接、審批發布四個階段。在程序上,各部委省市區在2009年下半年初步完成各自領域與地區的規劃版本,統一匯總到大陸國務院,再統整編制全國的十二五規劃建議稿。此一建議稿已在2010年10月中共17屆五中全會上通過,將提交2011年3月份的全國大會上審議通過付諸實施。

從過程來看,基本上其政策形成的過程是一個由下而上,再由上而下的規劃過程,所以如此,主要是因大陸幅員遼闊,若由中央直接統籌規劃,恐無法瞭解及兼顧地方需求,但若由下而上,則各自本位而無法綜觀全局,更無法因應全球趨勢帶來的挑戰。

不過在規劃十二五時,十一五的成果與績效也是一個基準點。亦即除了對現況的掌握外,對過去發展的檢討也是重點。若回顧十一五來觀察十二五,根據資策會MIC的研析,對大陸來說,十一五的確有不錯的表現,經濟成長率平均高達11%,遠高於當初訂的目標7.5%。但也帶來了一些問題,包括:

內需外需失衡:大陸產業過度倚賴外需,內需成長動力不足。當金融海嘯造成外貿需求熄火後,連帶形成大陸經濟成長保八危機。

投資消費失衡:大陸政府習慣以擴大投資手段拉抬經濟成長,造成地方政府盲目投資、產能過剩,居民消費占GDP(國內生產毛額)比重太低。

投入產出失衡:重工業化的產業結構下,造成資源耗竭及生態環境破壞問題,為提高經濟成長所付出的資源、環境代價過大。

城鄉發展失衡:資源集中城市,導致城鄉所得差距大,大量農民工所得仍低,缺乏社會保障,消費潛力無法釋出。

也因為有這些問題,十二五規畫希望能化解過去發展累積的問題,為其未來成長創造新的條件,主要策略方向包括:

1.進行經濟結構的調整,加快轉型升級。2.致力於科技進步和自主創新。3.進一步保障和改善民生,希望能於2020年建立人均所得5,000美元的小康社會。4.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5.深化改革開放等。

大陸目前已是全球僅次於美國的第二大經濟體,過去台灣產業多以歐美市場為主,但大陸已然崛起,從布局產業到開拓市場,大陸都將在台灣產業發展過程中扮演重要角色,如何從其政策的規劃過程,或者是未來發展的重點先期掌握可能的趨勢與商機,考驗著台灣廠商的智慧。

【2010-12-09/經濟日報/經營管理】
我要收藏 TOP 回列表頁
 
 
分析師專欄紡織業循環永續新解-用酵素分解紡織品
分析師專欄2024智慧型手機的發展趨勢
顧問專欄深掘半導體護城河,是新總統上任的產業首戰
台灣亞太產業分析專業協進會理事劉佩真台灣經濟研究院產經資料庫總監2024年5月20日,賴總統上任及新內閣將全員啟動。其中...more
 
 
 
 
 
版權所有 © 2012 台灣亞太產業分析專業協進會
尊重智慧財產權 請勿任意轉載網站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