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首頁聯絡我們加入最愛
帳號:
密碼:
 
忘記密碼 加入會員
 
 
 
您的位置:首頁 > 專題報導 > 顧問專欄
問專欄 Consultant column
 
企業經營需要彈性韌性兼具

台灣亞太產業分析專業協進會 院士 詹文男
資策會產業情報研究所資深產業顧問
台灣大學商學研究所兼任教授
數位轉型學院院長

四月疫情再起,再度衝擊許多內需產業。根據勞動部五月中旬發布的最新無薪假統計,有二三六九家業者、共一萬五○一三人實施無薪假。一周之內增加八十三家、六二四人。疫情若持續,關閉的企業及失業的勞工恐將更高。這場新冠疫情讓企業深刻體會到組織經營除了追求效率與彈性之外,更需要韌性。 

所謂的「韌性」是指企業回應災害事件及從災害中回復的能力。這包括風險事件發生前的預判,事件發生中的回應與調適,以及事件發生後的回復與成長。首先,在風險事件發生前的預判方面,企業是否在平常即有對未來可能對企業產生重大衝擊的內外在可能因素進行相關的評估,尤其是組織所面臨的各種可能風險,並預擬因應舉措。 

由於國內大多是中小企業,資源相當有限,這方面的思維相當薄弱,多抱著「時到時當,無米煮番薯湯」的心態,因此當意外一來,常常措手不及而很快就停業或倒閉。這兩年因為疫情,一些知名的餐廳就宣布關門,實在是令人相當惋惜。 

其次,在事件發生中的回應與調適方面,首要之務在於保障全體員工的健康與生命安全。以此次疫情為例,如何做好相關防範及健康管理措施,以保護所有員工的健康,有賴於公司平常的演練及疫情時期嚴格的管制;而除了人員的安全外,如何讓組織營運不中斷,以及如何在沒業務之下還能繼續存活,考驗組織的應變能力。尤其是現金流,有日本經營之聖之稱的京瓷公司創辦人稻盛和夫即指出,企業經營必須以手頭的現金為基礎,努力提升自有資本比率,保證自己的現金流量。該公司可以在二至三年沒有營業額的情況下仍能存活,因為有足夠的儲備。 

而之前若有預判與準備,災難發生時損害也能降至最低,例如部分餐廳,在疫情期間,以最快的速度將餐飲內用轉外帶,甚至上線正快速成長中的外送平台,減低疫情衝擊。 

最後是事件發生後的回復與成長。基本上,此次疫情影響既深且遠,不管是國際政治、經濟產業、消費及民眾的生活方式都將展現出與過去不同的面貌,雖然帶來許多的挑戰,但也有許多的商機亟待發掘。例如過去多數活動以面對面的交流進行互動,非常仰賴人在實體及空間移動,但未來需要透過數位工具進行交流互動,或透過機器人進行無人服務,形塑新的低接觸消費體驗;又如過去在就醫、教育、工作方面的互動交流習慣面對面,但未來防疫意識增強將帶動線上生活和在家工作的增加,在零接觸趨勢下,診療、工作、教育和娛樂將移轉至線上,運用創新科技提升零接觸互動。亦即未來需要更智慧、更彈性、更健康及更永續的產品、服務及基礎建設,如何提前部署以掌握未來商機,現在即需採取行動! 
我要收藏 TOP 回列表頁
 
 
分析師專欄紡織業循環永續新解-用酵素分解紡織品
分析師專欄2024智慧型手機的發展趨勢
顧問專欄深掘半導體護城河,是新總統上任的產業首戰
台灣亞太產業分析專業協進會理事劉佩真台灣經濟研究院產經資料庫總監2024年5月20日,賴總統上任及新內閣將全員啟動。其中...more
 
 
 
 
 
版權所有 © 2012 台灣亞太產業分析專業協進會
尊重智慧財產權 請勿任意轉載網站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