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首頁聯絡我們加入最愛
帳號:
密碼:
 
忘記密碼 加入會員
 
 
 
您的位置:首頁 > 專題報導 > 顧問專欄
問專欄 Consultant column
 
不要被疫情綁架,經濟正常運作才是上策
台灣亞太產業分析專業協進會 院士 林建甫 
台灣大學經濟系教授

因為新冠病毒的解藥還沒出來,疫苗也還遙遙無期,現在疫情雖然趨緩,全球政府都面臨個難題,是否繼續嚴格管理?主計總處日前公布我國第一季經濟成長率概估為1.54%,全年保1%沒問題。雖然工業與製造業基本上未受疫情太大衝擊,但交通、旅遊、餐飲、與觀光有關零售等服務業則受到嚴重的打擊。未來應如何救經濟?

其實受惠於SARS經驗、全民的努力及一些未知原因,例如卡介苗接種,…台灣的疫情比起他國,算是非常輕微。然而疫情綁架經濟的狀況還是很嚴重。我們應了解:紓困救不了經濟,讓經濟正常運作才是上策。受傷的行業因為會有很多人與人之間的接觸。在疫情流行嚴重時,很容易被傳染,大家有安全上的顧慮,所以生意就一落千丈。這也是政府紓困的主要對象。

立法院通過的《紓困特別條例》修正案,把原先的紓困預算由600億元一口氣追加1,500億元,紓困預算總額達到2100億元。但是恢復經濟比紓困好,一來紓困需要符合程序正義,適度的文件、手續是必要的,政府也必須審核,曠日廢時。二來,花了政府的錢,總是財政的負擔,也需要全社會或是後代子孫來承擔。

準此,如何讓廠商能自己站起來,自立自強就很重要。政府要鼓勵大家出來消費,給予顧客安全的保障。保險公司要能趕快推出感染險,商家及政府幫忙負擔保費,如果顧客在安全場所被感染確診能夠免費醫療並可得到適度的賠償。來恢復消費信心。

另外,政府要改變防禦心態,不要一直怕出事而繼續僵硬政策,再怎麼優惠紓困,對經濟幫忙都是有限。趕快讓經濟正常運作才是王道。經濟正常化,資源才能達到最有效的配置。任何政府下的指導棋,條條框框的限制,頂多都只是次佳的結果。

通常而言,國際上傳染病專家對在何種情況下鬆綁,有一個簡單計算方法:如14天沒有本地感染,便有條件逐步放寬,若計28天,就更穩妥。政府都傾向於從安全的角度,嚴格遵守準則,當然令人安心。不過政府在考慮如何劃線時,應同時衡量經濟民生能承受多大衝擊,盡量在兩者當中取得適當平衡。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日前表示:對於是否會放寬防疫措施,目前正在研擬,不過進一步會考量相關科學數據,以及疫苗情況進行評估。他也表示,台灣國內疫情可能6月告一段落,但不排除有重新爆發的可能性。然而台灣在4月26日已經跨過是第一條界線,現在朝第二條界線邁進,但不應該再等到6月底。台灣也已經有多日的本土零確診,雖然還有境外移入,但基本上本土的問題已經不大。未來就是有零星病例,也應採取較寬鬆的態度,加快放寬限制的步伐。幫助受傷行業恢復生意,以此來救經濟。

甚者,對照各國政府都在籌謀如何重啟經濟,連重疫區的義大利也希望5月4日起逐步復工,美國幾個州更冒險率先解封,台灣抗疫成績比歐美超卓甚多,自然更應積極復興經濟。

然而我們也要了解,大家再怎麼努力,過去美好的狀態是回不去了。因為要正常運作,一定要有疫苗。打了疫苗可以免疫,大家才有信心,何況現在連確定的解藥都沒有。瑞德西韋仍有爭議,羥氯奎寧也只有某些時候有效。防疫的心猶在,自然也會減少外出,與人也會保持某種程度社交距離,這半正常的生活,也減緩受傷行業的回春之路。

因此我們還要另外尋找新的機會來促進經濟。眾所周知,宅經濟、遠距經濟、防疫經濟已經蓬勃發展,這是新的機會。要進一步提升,政府應加速基礎建設,迎接5G 時代的來臨。藉由投資來拉動經濟,則可以一舉兩得。

我們也要認清現實,受疫情影響,郵輪、航空最慘,旅遊業者也遭池魚之殃,估計沒有3、5年不可能恢復七、八成。這些重啟是條漫長的路。政府還要幫忙業者調整,尋找轉型的機會。

我要收藏 TOP 回列表頁
 
 
顧問專欄觀念平台-美中經濟脫鉤 是現在進行式
台灣亞太產業分析專業協進會院士單驥國立中央大學終身榮譽教授當美國拒絕一切中國優勢科技產品進入美國市場,而中國也自主地發展...more
顧問專欄櫻花國度的困境行
台灣亞太產業分析專業協進會院士楊雅惠臺大財務金融系兼任教授櫻花國度日本,曾多年擁有經濟輝煌歷史,自1968年開始,其GD...more
分析師專欄基於光保真度Li-Fi之XR應用發展
 
 
 
 
 
版權所有 © 2012 台灣亞太產業分析專業協進會
尊重智慧財產權 請勿任意轉載網站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