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首頁聯絡我們加入最愛
帳號:
密碼:
 
忘記密碼 加入會員
 
 
 
您的位置:首頁 > 專題報導 > 顧問專欄
問專欄 Consultant column
 
中日資訊服務廠商強化合作關係之趨勢分析

資策會產業情報研究所(MIC) 資訊應用研究中心產業顧問兼組長       周維忠
台灣亞太產業分析專業協進會(APIAA)認證產業顧問

 近來中國大陸、日本資訊服務廠商合作關係出現益趨緊密趨勢,雙方合資乃至併購案例陸續浮上抬面,後續發展與影響值得持續關注。本文將從中日資訊服務業者合作之背景、動機以及可能效益等面向進行分析。

 合作緣起

中、日資訊服務業者的合作關係淵源已久,最早可追溯到1980年代後期,當時之合作模式為日本廠商給予中國大陸廠商資訊委外訂單。日本可謂中國大陸境外資訊服務委託之起源地,在2000年前期曾是中國大陸業者最大資訊委外服務之出口國。

如今在中國大陸經濟快速發展、政府積極投入資訊建設、政策大力扶持本土業者下,情勢已有明顯變化;中國大陸資訊服務市場快速成長,本土業者實力亦大幅提昇,並逐漸形成規模,競爭力已不容忽視。

在此狀況下,中、日業者的關係亦由業務委託,逐漸轉變為對等的業務合作伙伴關係。近一、兩年來雙方業務合作乃至合資、併購等案例陸續出現,而其中廠商不乏中日資訊服務產業之一線大廠,如中國大陸之神州數碼、東軟等,以及日本之NTT Data、Hitachi、1st Holdings、NEC等,格外引人注目,如表一所示。

 

表一 中日資訊服務廠商合作案例與概況

中國大陸

廠商名稱

日本廠商

名稱

時間

合作內容概要

北大方正

Hitachi

2011/11

簽訂雲端運算業務合作MOU

神州數碼

1st Holdings

2011/10

工具軟體「Dr.Sum EA」之銷售合作

大連創盛科技

Hitachi

2011/8

成立IT服務合資公司「日創信息技術」

上海達策信息

1st Holdings

2011/8

合資成立新公司

北京宇動源科技

1st Holdings

2011/8

合資成立新公司

東軟集團

 

Toshiba

2011/7

成立IT服務合資公司「瀋陽東芝東軟情報系統」

NEC

2011/6

成立雲端領域之合資公司「日電東軟信息技術」

曙光信息

TIS

2011/4

透過子公司天津TIS海泰與曙光合作展開雲端平台服務業務

中訊軟件集團

大和總研

2011/3

在北京成立合資公司「訊和創新科技」

海輝軟件

保險系統研究所

2010/7

海輝軟件併購保險系統研究所

北京宇信易誠科技

NTT Data

2010/2

成立金融系統業務合資公司「宇誠聯融數據」

資料來源:日經BP、MIC,2012年4月

 

合作動機

分析促使中、日資訊服務廠商合作關係更加緊密之原因與動機如下。

 

一、日本廠商著重市場開發

根據預估2011~2015年大國大陸企業IT投資金額年平均成長率可突破10%。在中國大陸資訊應用環境變化快速下,對急欲切入市場卡位爭取商機的各國業者而言,尋求匹配互補的合作對象,為快速的途徑,造成近來跨國合作案例頻傳。

多年前日本資服業者即相繼在大陸主要城市設立據點,以接近市場,快速因應當地客戶需求;然由於對當地法規與商業習慣、人脈關係等潛規則不熟悉,加上知名度不高等因素,客戶仍以在中國大陸之日本企業為主,無法打入大陸本土廠商族群。

有視於中國大陸市場之龐大需求,為擴大客戶範圍,帶動業績成長,與擁有客戶基礎、行銷支援網路、市場知名度與豐富人脈的中國大陸廠商合作,成為日本資服廠商突破市場瓶頸之不二選擇。

 

二、大陸廠商強調經驗學習

反觀,對過去依賴相對低廉人力成本承接委外業務的中國大陸廠商而言,跳脫委外業務為主的框架,提昇系統開發能力與附加價值,為未來發展之方向與課題。

歐美軟體業者挾其高知名度、市佔率等優勢,在早期即進入大陸市場,提供標準化套裝軟體與解決方案,亦有許多大陸本土業者成為歐美產品之經銷代理商,協助大陸企業導入。隨著大陸企業規模之擴大,資訊系統之需求趨向多樣化,對系統彈性與客製化程度要求,亦日益升高,若無法立即因應將導致客戶流失。

在大陸業者本身升級壓力與因應客戶需求改變下,尋求策略合作伙伴,可謂最快速的方式。由於日本廠商具備之全新系統開發能力、大型專案管理能力、各行業別解決方案與雲端等尖端技術等,正可填補大陸廠商能力之缺口與客戶需求,可謂合作之最佳人選。而在中國大陸廠商規模擴大、財力增強下,除合資方式外,對規模相對較小的對象,亦考慮直接採用併購方式。

 

表二 中日資訊服務廠商合作動機分析

 

中國大陸廠商

日本廠商

合作誘因

日商之產品開發經驗、各行業解決方案、大型專案管理能力與雲端運算等新興技術

中國大陸市場成長快速

大陸廠商熟悉當地法規與商業習慣,擁有銷售網絡

面臨問題

委外業務仍為主力,技術層次不高

產業經驗不足

業務仍以在大陸日本企業為主,無法打入本土企業市場

合作效益

產品多樣且具彈性,可滿足客戶不同需求,發展雲端服務等新業務

透過合作爭取大陸本土企業或部分政府業務機會

資料來源:MIC,2012年4月

 

中日合作仍為市場換取技術模式

在中國大陸資訊應用環境變化快速下,對急欲切入市場卡位爭取商機的各國業者而言,尋求匹配互補的合作對象,為快速的途徑,造成近來跨國合作案例頻傳。預測未來類似之合資,甚至併購案例,將持續出現。

中、日資訊服務廠商在互利雙贏基礎下,開啟雙方合作之大門,但其思惟仍不跳脫「以市場換取技術」之模式。在各取所需,各自在學習技術與經驗,以及增加市場銷售之「施與受」過程獲得滿足下,可望持續維繫緊密合作關係。然大陸廠商已具一定實力與規模,學習仿效速度亦快,若其無法在技術與經驗上持續有所收穫,雙方合作關係可能面臨考驗,因此日方在技術與經驗傳授之尺度拿捏必須審慎思考、權衡得失。

此外,跨國合作或併購都必須經過不同企業文化的磨合期,克服彼此之認知差異,才能維持良好關係。例如大陸廠商決策迅速,日本廠商決策審慎,存在明顯差異,為雙方溝通上需留意之處。

合作結盟為進入大陸市場之顯學

 

在中國大陸經濟持續成長下,各領域資訊化需求亦隨之增加,各國資訊服務廠商對大陸合作伙伴的定位,已從運用當地相對低廉人力委託開發,轉變為共同開拓市場、爭取商機之取向。近來中日資訊服務廠商之合作即為明顯的案例。

台灣由於市場不大,限制產業發展,向外發展為業者必然之舉動,文化相同的中國大陸遂成為多數業者鎖定的第一目標。事實上,台灣主要資訊服務廠商都已至大陸投資佈局,但大都仍以服務當地台商為主。為打入大陸本土企業市場,台灣廠商亦積極尋求策略合作對象,例如精誠集團與中國科學院旗下計算技術研究所,於2010年合資成立中科精誠信息系統;鼎新與神州數碼在資金與業務上之合作等,皆是代表個案。

面對日益激烈的競爭,規模相對較小的台灣廠商除把握文化語言與兩岸簽訂ECFA的優勢外,更需運用多年來在電子化政府以及製造、金融、物流、醫療等行業管理累積之豐富經驗與系統開發能力,整合軟硬體資源,結合雲端運算等創新服務,才能在競爭激烈的市場上,佔有一席之地。

 

我要收藏 TOP 回列表頁
 
 
顧問專欄觀念平台-美中經濟脫鉤 是現在進行式
台灣亞太產業分析專業協進會院士單驥國立中央大學終身榮譽教授當美國拒絕一切中國優勢科技產品進入美國市場,而中國也自主地發展...more
顧問專欄櫻花國度的困境行
台灣亞太產業分析專業協進會院士楊雅惠臺大財務金融系兼任教授櫻花國度日本,曾多年擁有經濟輝煌歷史,自1968年開始,其GD...more
分析師專欄基於光保真度Li-Fi之XR應用發展
 
 
 
 
 
版權所有 © 2012 台灣亞太產業分析專業協進會
尊重智慧財產權 請勿任意轉載網站內容